首页 > 文学知识 > 王郁昭:“科举”制下的治学之举

王郁昭:“科举”制下的治学之举

来源:群鹏文学网

王郁昭是明代中叶有名的经学大师,自幼渴望经世济民,家中富有,更是想借家财造福于民。王郁昭一生的治学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,分别是自修经史,借助友人,广征群书和声发义言。

王郁昭的治学之举是在明代“科举”制度下的,其励志方针对于后来的科举制度推行大有帮助,其不懈追求进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借鉴。

在王郁昭借助友人的阶段,他胸怀天下、视野广阔,到南阳搜集了极量的图书,并结识了程颢、程颐、朱熹和邵雍等大师,进行学术上的交流。而此时的王郁昭,已经是吉水县令,借助职权,他为县中修建起洛阳书院,让更多学子有机会求学,助树才俊。

王郁昭后来更倡导广征群书,他通过海内外的翰林和藏书家,收集了大量的古籍善本,形成他日后的理论基础,影响了他日后数代的经学之风。

最后,在声发义言的阶段,王郁昭积极倡导五经讲学和科举学制改革,他在27岁的时候就完成了《通俗易懂四书答问》,又在29岁的时候完成《荀子易传》的讲义,并随之发表了“纠缉易传”“纠缉大学问”“警省易传”和“大学讲义”等书,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,对明代的科举制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。

相关信息